在清平镇,每月十五是热闹的赶集日。这一天,镇中心的空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人来人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镇口的大槐树下,不知何时来了个自称能“嗅墨断字”的中年汉子。只见他摆上一张简陋的木桌,桌上放着笔墨纸砚,还有一个古朴的木盒。汉子向周围的人拱手说道:“各位乡亲,在下不才,有个特殊的本事,能通过闻墨香猜出纸上所写之字。今日在此献丑,若有哪位不信,尽可前来一试。”

起初,众人都半信半疑。这时,一个年轻后生走上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山”字,然后将纸折好递给汉子。汉子接过纸,闭上眼睛,把纸凑近鼻子深深嗅了几下,片刻后睁开眼睛,自信地说道:“这位小哥写的可是‘山’字?”年轻后生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周围的人也纷纷发出惊叹声。
有了开头,又有几个人上前尝试,汉子都一一猜对,赢得了不少人的赞叹和一些赏钱。这时,镇上的教书先生李秀才来了。李秀才为人正直聪慧,看到这一幕,觉得事有蹊跷。他不动声色地拿起笔,写下了一个“燮”字,这字较为生僻,平常人很少用到。
汉子接过纸,依旧故技重施地嗅了嗅,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说道:“李秀才这字有些难度,不过我也猜出几分,只是这一时半会儿难以说清,不如我们打个赌。我若猜对,秀才给我一两银子;若猜错,我给秀才二两银子。”
李秀才微微一笑,点头答应。汉子犹豫了一下,咬咬牙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放在桌上,说道:“那我便猜了,这字是不是‘燮’字?”李秀才心中一惊,但很快恢复平静,点头说道:“正是。”汉子得意地收起银子,还拱手说道:“承让,承让。”
李秀才心中疑虑更甚,他觉得汉子定有作弊的手段。于是,他悄悄留意汉子的一举一动,发现汉子每次接过纸后,眼睛总会不自觉地往人群中的一个方向瞟。李秀才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小男孩站在那里,眼神闪躲。
李秀才心生一计,他再次走上前,对汉子说:“这次我加大赌注,五两银子,你可敢再猜?”汉子眼中闪过一丝贪婪,连忙点头答应。李秀才这次写了一个“熵”字,写完后,他故意将纸举高,让周围的人都能看到,同时留意着小男孩的反应。
小男孩看到字后,转身就往人群外挤。李秀才立刻跟上,一把抓住小男孩,温和地说道:“孩子,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说谎可不是好孩子。”小男孩吓得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说出了真相。原来,汉子和小男孩是一伙的,每次有人写字,小男孩就会在人群中偷看,然后通过简单的暗号告诉汉子。
李秀才带着小男孩回到汉子身边,当众戳穿了他们的骗局。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纷纷指责汉子的不道德行为。汉子见事情败露,羞愧地低下了头,退还了之前赢的钱。
此事过后,清平镇的人们都对李秀才的智慧称赞有加,同时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看似神奇的事情背后,或许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切不可盲目轻信,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用智慧去辨别是非真假。
文章来源:故事录(公众号)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