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相通,心灵相通,命运相通——宣威市以“三个一”为载体抓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

近年来,宣威市狠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工作,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产生活的点滴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润物细无声地形成了语言相通、心灵相通、命运相通的良好局面。

“一平台”夯实学校教育,打牢基础。学校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阵地。宣威市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在语言文字普及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教师培训。今年8月24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主办,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大理大学)、宣威市教育体育局承办的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班在宣威市举行。培训内容涵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普通话基础知识等,切实提高了宣威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各学校将语言文字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通过课堂教学、朗诵比赛、作文竞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此外,校园文化建设也紧密围绕语言文字展开,宣传栏、标语牌等都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营造了良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氛围。

“一张网”强化社会教育,营造氛围。社会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大网格。宣威市积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利用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活动,广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7月26日,西泽乡政协委员工作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民族地区、农村地区、重点人群的需求,与湖北大学的“云岭普音·民族同心”推普志愿服务队紧密合作。以“双推”协商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同听一堂课、同讲一席话、同唱一首歌”活动,深入6个少数民族村寨,实现了764户2654名少数民族群众普通话的普及,助推西泽乡文明村寨建设。在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举办普通话推广活动,发放宣传资料,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平时的文艺演出活动中,注重文化传承与语言文字的结合,通过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活动,让市民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市民的语言文字水平,也增强了市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面旗”加强干部教育,示范引领。干部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带头人。宣威市将语言文字教育纳入干部培训体系,提高干部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意识。每年定期组织干部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要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普通话,写规范字。通过领导干部示范引领,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市直单位每年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契机,邀请市融媒体中心播音员现场进行普通话的讲解,示范领读,针对重难点词汇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强调和语音训练。同时,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将语言文字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激励干部不断提高语言文字使用水平。

文章来源:宣威教体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语言相通,心灵相通,命运相通——宣威市以“三个一”为载体抓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hlwl-syt
  • 本文由 hlwl-syt 发表于 2024年11月6日 14:43:5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hlwl.wang/9932.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