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秋季是最适合养生的季节
老师们,你的秋季养生提上日程了吗?
秋季养生,要以“收养”为主
收气血、收津液、收心神
具体都有啥讲究?
一起来看看!
-
脾虚人群可能会出现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边有齿痕的表现,可以搭配有助于补脾的芡实一起熬粥食用。
-
阳虚人群平时会有手脚冰凉、怕冷、精神较差的表现,可以将淮山药与有助于补气的黄芪搭配在一起熬成粥。
-
阴虚人群容易出现燥热、口干舌燥、手脚心热的表现,可以搭配薏米、补肺益肾的百合一起熬粥食用。
-
叩击膻中穴:伸出双手,五指交叉,大鱼际面向自己,然后用大鱼际叩击膻中穴。 -
通任脉:一个拇指按天突穴,另一个拇指按关元穴,顺着人体的任脉逐渐向中心靠近,使双手在中间位置交合。 -
分阴阳:把双手放在胸骨前,向身体两侧摩擦、按摩。 -
振神阙:双手快速摩擦,发热后把手放在神阙穴(也就是肚脐眼),进行小幅度、高频率振动。 -
摩腹导引:用手顺时针按摩神阙穴、关元穴中间的位置。
老师们可以在休息时间
每天做两次,早、晚各一次
身着轻薄睡衣,触感更明显
秋三月,天气以干燥为主
(立秋到立冬的这段时间)
多表现为口干、鼻干、眼干等
想要改善因干燥带来的不适
就需要收津液、养阴润肺
让身体润起来,还能预防呼吸道疾病
老师平时工作说话比较多
不妨趁此时
好好养养嗓子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