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
01 拒绝酒驾,远离赌博 酒后驾驶害人害己,赌博伤身伤财。为进一步严明党纪国法,强化正风肃纪,教育引导督促全体教职工增强党纪国法意识,从严整治酒驾赌博问题,进一步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学校再次向全体教职工发出如下纪律提醒: 一、做“拒绝酒驾、远离赌博”的先行者。 全体教职工要加强纪法学习,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党纪国法,多思多想、学深悟透,进一步明确法纪“红线”和纪律“底线”,不断增强法纪意识、筑牢纪律防线,积极在拒绝酒驾、醉驾、赌博行为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做“拒绝酒驾、远离赌博”的示范者。 全体教职工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坚决消除侥幸心理和特权思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不以任何借口和理由酒驾、醉驾。要清醒认识酒驾、赌博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断增强党纪法规意识,严格自我约束,提高自控能力。要合理安排日常出行时间,避免“隔夜酒”导致酒驾,危害自身和他人安全。坚决做到严守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 三、做“拒绝酒驾、远离赌博”的倡导者。 全体教职工要自觉做到工作日不饮酒,休息日少喝酒、不劝酒,树牢“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意识。以亲属、同事、朋友讲透彻酒驾、醉驾、赌博的危害和后果,教育引导他们拒绝酒后驾驶、赌博,积极倡导健康出行的风尚,共同营造文明社会环境和安全的交通环境,让拒绝酒驾、醉驾、赌博成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党纪国法面前,所有侥幸都是掩耳盗铃,所有“特权”都无济于事,别让酒精麻痹理智,别让赌博影响家庭。全体教职工要严格遵纪守法,时时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切实维护好学校和教职工良好形象,坚决遏制酒驾、赌博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真正做到“拒绝酒驾、远离赌博”,积极倡导文明健康新生活,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
01 相关条例
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党员干部发生酒驾、醉驾行为,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对该行为的定性和处理不同,对该党员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的档次也不同,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党员干部发生酒驾行为,没有发生交通事故,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如何定性和处理? 党纪处分依据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二十八条 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刑法规定的行为,虽不构成犯罪但须追究党纪责任的,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三十三条 党员依法受到政务处分、行政处罚,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可以根据生效的政务处分、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经核实后依照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 政务处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十一条 公职人员有其他违法行为,影响公职人员形象,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政务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四十九条 公职人员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的,监察机关可以根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和情节,经立案调查核实后,依照本法给予政务处分。 二、党员或公职人员因为酒驾造成交通事故或者醉驾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或者法院判决免于刑事处罚的,应当如何定性和处理? 党纪处分依据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三十一条 党员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党员犯罪,被单处罚金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政务处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十四条 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三、党员或公职人员因醉驾或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而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应当如何定性和处理? 党纪处分依据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 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二)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 党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是公职人员的由监察机关给予相应政务处分。 政务处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十四条 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 (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 (二)因过失犯罪被判 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 (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 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处分法》 第四十九条 公职人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监察机关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和情节,依照本法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参与赌博行为的处理规定! 一、党员干部打麻将/扑克,为什么会被行政处罚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 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二、 受到行政处罚后,又为什么还要被给予党政纪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十八条 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刑法规定的行为,虽不构成犯罪但须追究党纪责任的,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 党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是公职人员的由监察机关给予相应政务处分。党员依法受到政务处分、行政处罚,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可以根据生效的政务处分、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经核实后依照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 三、如果赌博没有受到行政处罚,是不是不会受到党纪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一十一条 有其他违反廉洁纪律规定行为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四条 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八条 有其他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行为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溯期为六个月,但是经纪检机关核实,我们认为其赌博行为是确实存在的,并不能因为行政处罚时效过了,在党纪处分上就可以“放一马”,党纪严于国法,所以其行为虽然过了行政处罚的追溯时效,党纪政务处分却不能因此免除。 四、党员干部犯赌博罪,会有什么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 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构成赌博罪,被判处刑罚。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 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2)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3)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END 编辑|周思懿 审核|宁彦、孙道远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如何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发扬长征精神
振兴长中教育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