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高考前各次模拟考及做题中越来越多的“失误”

 点击上方 宣威市第五中学 关注我们!

怎样看待高考前各次模拟考及做题中越来越多的“失误”-图片1

编者按: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2019年5月6日晚自习时,有学生来问我这个问题。因为只是课间10分钟的时间,没办法说得详细,我也感觉我给她们的解答实不足以让我满意。因此回来之后收集资料,结合实际,作成此文,以提高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合适的时候再给她们些许指导和帮助。若能帮到更多的高三学生,则幸莫大焉。


—— 晏祥紫

怎样看待高考前各次模拟考及做题中越来越多的“失误”-图片2


2019年高考时间越来越近了,不少高三学生在各次模拟考试中,会在答题中出现失误较多的情况,以致成绩不理想,甚至感觉还没有高一高二时的状态好。越是考试,越是做题,失误似乎越多。那么,这种临考前的失误和自认为的不良状态应该如何来面对呢?

这是在复习备考达到“瓶颈期”的正常反应,其实,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是过度用脑所致,问题主要出现在心态上。“失误”越多,并不完全意味着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也不完全意味着自己的考试能力不足。

这一阶段的过度用脑,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在学习复习上过度用脑,各科目的紧张复习,耗费了大量的脑力体力。其二,学习复习之外的过多思考,如对志愿专业的过度思考,对老师、学校、家人亲友、社会的期望的过多关注等等。

因为过度用脑,产生了较大的学习压力、精神压力、身体压力,进而自己的心态发生变化。这其实就是疲劳战术,因为过度疲劳,导致大脑“读写保护”,因为在考试做题时,该有的状态反而没有,发挥自然也就会失常。

那么,如何克服这些不良反应,使自己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复习状态呢?试试以下方法,对心态的调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怎样看待高考前各次模拟考及做题中越来越多的“失误”-图片3

辩证认识“失误”

“失误”既然不可避免,就要正确认识,客观对待。所谓“失误”,其实主要不是因为知识疏忽、能力不足而失误,而主要是因为自我心理状态的变化导致的“不正常”。

在多次模拟考或做题中,“失误”的持续或增多,是会出现的现象,但却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这要求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失误”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因为“失误”而善于总结和反思,而不是让“失误”成为常客。

如果任由“失误”积累,而不总结“失误”的原因,不反思克服“失误”的方法,那将导致恶性循环。“失误”在增多,心态更不稳,会影响备考的信心和考试的效果。

若善于总结反思,“失误”则会不断减少。这样一来,“失误”的负的积累也会带来积极的质的变化,即很有可能使得“失误”为零。

要做到善于总结反思“失误”,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如说:主动找找知识薄弱点和盲点,反思在审读题目时出现的误区,反思在审题上出现的偏差等,心态上既要自然而然,不焦不躁,又要尽力而为,有所作为。“失误”不会让你满足,你要下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失误。

注重自我调节

不懂得休息的人就是不懂得学习和工作的人,自我调节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课间走出教室,散步、慢跑。

幸福就在呼吸间,做做深呼吸。

少喝咖啡浓茶,坚持运动锻炼。

向老师、同学、家长说出自己的想法。

写写日记,将自己的心情写出来。

好好睡觉,养精蓄锐才能所向披靡。

注重复习效率

1

注重刷题质量,而非数量!

很多时候,临近备考时的复习,总是陷入“刷题无数,成绩止步”的怪圈。这很有可能是刷题做题听题时过多注重数量,忽视了质量。重视刷题质量,可以尝试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每天看看高考真题。以政治为例,近三年的高考题,可以每天计划看一道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不断熟悉高考题风格和答题思路等,坚持下去,必有收获。

其二,认真做好模拟题。临近高考,学校会组织各种模拟考试,要认真考,认真反思总结,克服失误,弥补薄弱。如果有多余时间和精力,也可以自己选几套模拟题,但同样要精做多反思总结。精做一套,胜于粗做多套。

2

克服思维定势,适当放慢复习节奏

一般认为,高三就意味争分夺秒的更紧张的学习,就是要加大练题的量甚至加大难度,这是一种思维定势。加大训练量固然可以提高成绩,但前提是训练要有效,要在特定的阶段上具有针对性。

日益临近高考,学生会有特殊的心理状态,这里就要适当调整一下学习复习的节奏,注重归纳总结,提高学习成就感。节奏上的调整,主要也就是平时考试、练题上要更加注重质量,克服粗放式的大面积撒网,力求知识和能力的内涵式精准提升。

这种放慢节奏绝不是脱离紧张复习的氛围,而是立足于实现高质量的复习效果。

3

莫要只纠结分数,忽略问题的本质

有时候,各种模拟考没考好甚至感觉人生都无望了,这纠结于分数的做法实际上只看到了问题的次要方面。其实总结反思才是最重要的,注重总结反思,才把握了主要方面。

考后不总结,就失去了考试的意义了。高考前每一次的模拟试,都是为了下一次能考得更好,要把每一次失败当作最后一次。

高考的本质上也是一场考试,要取得好成绩,必须遵循考试的客观规律,平时模拟考试严格要求,高考时以平常心态迎考。高考前及高考时,切勿过多思考高考的其他附加意义。

怎样看待高考前各次模拟考及做题中越来越多的“失误”-图片4

怎样看待高考前各次模拟考及做题中越来越多的“失误”-图片5

总而言之,在临考前的模考训练阶段,要倡导和形成科学的练题方式,培养和树立高度的考试自信,现在失误,绝不代表6月7号8号也会失误。要克服急躁冒进的心理,保持耐心,提高复习效率,善于总结反思,补齐短板,稳住长项,精准发力,靶向提升。端正心态,坚持下去,必能正常以至超常发挥,问鼎名牌。

审定丨校长办

编辑丨辛志国

作者丨晏祥紫

投稿 / xwwz2017@163.com

怎样看待高考前各次模拟考及做题中越来越多的“失误”-图片6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怎样看待高考前各次模拟考及做题中越来越多的“失误”-图片7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hlwl-syt
  • 本文由 hlwl-syt 发表于 2024年10月4日 11:47: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hlwl.wang/3963.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