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剑护花蕾
携手伴成长

9月25日,我校心理健康教师张敏特别针对初一、高一年级的女生,在学校体育馆内成功举办了一场以“预防性侵害”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宣传讲座。此次讲座精心设计,旨在全方位提升女生对青春期身心变化的认知,深入理解性侵害的本质,并掌握有效的防范策略。
讲座内容精彩纷呈,共分为五个核心部分:

开学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微妙变迁
张敏老师首先细致描绘了青春期的定义及其带来的生理变化,鼓励女生以平和心态接纳这些自然过程,并采取适当的卫生保健措施。同时,她也深入浅出地探讨了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矛盾,如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思维成熟与片面性交织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这些心理波动。

二、青春期性心理的奥秘
借助赫洛克青春期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张老师揭示了青春期男女对异性关注的增强、自我形象的塑造以及特殊情感的萌芽等正常现象。她强调,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应基于友谊而非恋爱,并通过生动的视频案例,警示学生早恋、过早性行为及怀孕的危害。

三、性侵害的深刻认识
此环节,张老师详细阐释了性侵害的定义、类型及在校园中的常见形式,同时普及了性骚扰的概念及表现。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她特别指出低龄化、女性受害比例高、熟人作案等特征,提醒学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四、防范性侵害的实用技巧
针对性侵害的防范,张老师提出了“三管齐下”的策略:筑牢思想防线,提高辨识能力;保持行为端正,态度鲜明;勇于自我保护,不畏强权。她还具体传授了女生正当防卫的十招绝技(喊、撒、撕、抓、踢、变、认、咬、套、刺),确保学生在危险时刻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五、性侵后的应对策略
最后,张老师强调了性侵后保留证据的重要性,包括不洗澡、寻求专业医疗鉴定等。同时,她鼓励学生一旦发生性侵,应立即报警并提交证据,证明侵害的非自愿性。此外,她还特别关注了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健康恢复,建议服用紧急避孕药、进行性病预防,并勇于与家长、老师沟通,寻求必要的心理支持。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相信通过张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的女生将更加自信、坚强地面对青春期的挑战,用法律的武器守护自己的安全与尊严。
图文 /心理健康中心张敏
编辑 / 何康
初审 / 吴锋永 方兆留
终审 /祖利琼 严显本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