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增强学生对肠道健康意识,加强对肠道健康知识的学习,2025年3月11日下午14:30-17:30,宣威市长征中学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直面压力,呵护肠道菌群与健康”青少年肠道知识讲座,讲座由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张梦杰主讲,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健康知识盛宴。 讲座一开始,张梦杰老师便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了肠道在人体健康中的核心地位。她指出,人体肠道中的细菌种类繁多,超过1000种,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并重点指出有益菌对肠道的重要性。随后,张梦杰老师告诉同学们,通过观察便便的性状、颜色和频率等,可以初步了解肠道的健康状况。她强调,便便就像是肠道健康的“晴雨表”,能够反映出我们的饮食习惯、水分摄入以及肠道功能是否正常。同时,为了维持肠道健康,同学们不仅要适当补充益生菌,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摄入适量的奶类、鱼肉蛋豆类、蔬菜、水果和谷薯类等,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憋便或排便时分心,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等问题。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却能为我们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讲座过程中,穿插了多个互动环节,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积极回答问题,这种积极参与的态度,让健康知识真正深入了他们的心中。通过今天的互动环节,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肠道健康的有趣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肠道,张梦杰老师还拿出了肠道模型,与同学们进行现场观察。从口腔开始,到食道、胃、小肠、大肠,再到直肠和肛门,整个肠道的旅程一目了然。她通过模型详细讲解了益生菌在肠道内的生长环境。她指出,益生菌是肠道健康的关键守护者,它们能够帮助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还能与有害菌竞争生存空间,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她告诉同学们,多吃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泡菜和发酵食品,可以为肠道提供更多的益生菌“种子”。 最后,张老师讲到全方位呵护肠道健康要从这几方面入手:1.想要肠道健康,饮食可是关键一环。我们应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它们就像是肠道的“小扫帚”,能促进肠道蠕动,让肠道里的微生物群保持健康活力。益生菌和发酵食品,比如酸奶、泡菜,也可以适当多吃,它们能给肠道补充有益菌,平衡肠道微生物群。同时,要记得多喝水,水分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那些高糖、高脂的食品,还是尽量少吃为好,它们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2.情绪管理对肠道健康同样重要。长期的心理压力会激活身体的应激反应系统,释放皮质醇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干扰肠道的正常功能,破坏肠道屏障,引发肠道炎症。所以,我们得学会给自己减压。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肌肉放松都是不错的方法。深呼吸能调节神经系统,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冥想能让我们专注当下,减轻心理压力;渐进性肌肉放松能帮我们释放肌肉的紧张感。3.心理调节也不能忽视。正念练习能让我们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接受和处理情绪;把心里的感受说出来,和家人、朋友分享,能缓解内心的压力;要是情绪问题比较严重,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比如咨询或团体治疗,也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让肠道更健康。4.规律的作息也是肠道健康的“守护者”。每天保持固定的睡觉和起床时间,能建立身体的生物钟,让我们拥有充足的睡眠。这样不仅能调节身体的应激反应,改善情绪稳定性,还能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 举办这次讲座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从肠计益”,让学生了解身体消化的过程。从这个过程当中,知道食物是怎样进行消化的,怎样健康的去选择我们的饮食,提高学生们对肠道健康的重视程度,学会如何通过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身体的健康。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健康知识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END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