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热水镇阿浪完小在“非遗”传承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宣威市热水镇阿浪完小将苗族蜡染引进校园,开设蜡染社团,组织开展以“非遗进校园蜡染绘清廉”为主题的课后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清廉文化,丰富校园课外生活,在“非遗”传承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杨贵仙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将蜂蜡放入小锅中,用小火慢慢加热,使其熔化成液体状态。这一过程需要小心控制温度,以免蜡液飞溅造成危险。

同学们拿着自制的蜡刀,蘸取蜡液,他们全神贯注,沿着预先绘制的图案轮廓仔细地进行点蜡,这一步骤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稍有不慎,蜡液就可能溢出图案范围,影响作品的美观。

点蜡完成后,便是染色环节。杨老师带领同学们将布料放入清水中浸湿,再将其放入调好的染料中进行染色。染色的过程中,同学们充满期待地看着布料在染液中逐渐变色,仿佛在见证一场神奇的魔法。

染色完成后,同学们将布料放入热水中,使蜡受热融化,浮于水面,从而将蜡去除。这一步骤让之前被蜡覆盖的部分显现出布料原本的颜色,与染色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精美的蜡染图案。最后,同学们将脱蜡后的布料用清水洗净,去除残留的蜡和染料,然后将其晾干。

活动最后,一幅幅精美的蜡染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他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了创作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大家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到了蜡染的制作技巧,还更加直观地感知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感悟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建立起文化认同,提升了文化自信,让大家燃起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自豪感。

宣威市热水镇阿浪完小立足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发挥学校自身资源优势,以蜡染为载体,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以蜡染促学、以蜡染促行,把蜡染的清白和清廉元素融合到日常教学中,从中汲取清廉“养分”、播撒清廉“种子”,加深学生对清白之美和清廉的认识,推动形成良好校风。

在未来的校园生活中,蜡染将会陪伴学生不断成长,让学生感受“非遗”魅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青少年文化自信,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宣威统战”

打开海蓝物联小程序,获取最新资讯,探索精彩世界。

点击此处投稿

海蓝物联

云南风吟

宣威风吟

海蓝小程序

海蓝AI配音

海蓝小店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宣威市热水镇阿浪完小在“非遗”传承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hlwl-syt
  • 本文由 hlwl-syt 发表于 2024年12月29日 14:32: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hlwl.wang/13978.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