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读百位英雄故事 特推篇 | 开国元勋——刘少奇

学党史·读百位英雄故事

开国元勋——刘少奇

 

编者按

在纪念开国元勋刘少奇诞辰126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禁回想起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歌颂。

刘少奇同志的一生都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他参与并领导了多次重大革命斗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蓬勃发展。

 

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 ,刘少奇同志始终心系人民,关心群众疾苦。他深入基层调研,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为党和政府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建议。他还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问题,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付出了巨大努力。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缅怀刘少奇同志的丰功伟绩,传承和发扬他的革命精神。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故事背景

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狂风骤雨肆虐大地,中国共产党伤痕累累,日本侵略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华北成为他们继东北之后的下一个目标。但就在那绝境之时,一点微弱的曙光,却在黑暗中熠熠闪耀。身为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的刘少奇,毅然决然肩负起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战争的历史重任。

英雄简介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炭子冲。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外交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建立了卓著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

 

英雄事迹

1935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派刘少奇作为中央驻北方代表去华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刘少奇同志对华北地区党组织的状况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形势进行了深入调查,全面总结了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经验教训,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调动了人民群众参军参战的积极性,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深入人心。

1936年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北方局采取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要求刘少奇同志设法将61名党的领导骨干从北平郊外草岚子监狱营救出狱。他丝毫未见犹豫,仍奋勇前行,历经艰难曲折,终于将全部革命骨干成功营救出狱。在他们的努力下,北方局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救亡运动得以蓬勃开展。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打响。7月16日,刘少奇临危受命,再次出任北方局书记。他担负起了领导华北抗战的重任,组织和动员民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吸取国民党奉行片面抗战错误策略的教训,刘少奇同志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以大刀阔斧的方式创建了华北地区的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组建了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

在八年抗战中,边区军民和日伪作战32000余次,毙伤日伪军35万人,创造出“地雷战”、“地道战”等一系列游击战法,对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这些成绩与刘少奇的首倡之功是分不开的。

1938年3月,刘少奇返回延安,在毛泽东的建议下仍负责指导华北党的工作。11月,他出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挺进华中敌后,在新的天地里继续为抗战的胜利奋斗。

英雄精神

刘少奇的一生,就如同一面旗帜,高高飘扬,永不曲折。他以谦逊的行止、纯朴的操守,树立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形象。即便在最危难的时刻,他也从未对理想动摇半分,遑论选择背离革命追求安逸。他用一种近乎固步自封的执著,他矢志不渝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在黑暗的年代燃起革命的曙光,为我们照亮了通往光明的前路。

读者心得

追溯历史,我们看到刘少奇同志用近乎虔诚的执著和顽强的坚韧,书写了一个“常人”成就“非常业绩”的动人篇章。在黑暗笼罩的绝境之时,正是刘少奇这样一束燃烧的火焰,为徜徉在迷津中的革命注入了光明和希望的力量。在人民的怀念声中,我们迎来了他的126岁诞辰,唯有铭记和学习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继承和发扬他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才不会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书写出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文章来源:文新支部宝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学党史·读百位英雄故事 特推篇 | 开国元勋——刘少奇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hlwl-syt
  • 本文由 hlwl-syt 发表于 2024年11月25日 16:18:5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hlwl.wang/12423.html

发表评论